高冲低洒、关公巡城、韩信点兵这些潮汕人耳熟能详的传统泡茶技艺竟能在一个小小沏茶机中轻易实现而正是这样一个集多功能于一体利用多项先进技术的沏茶机

将机械国赛一等奖收入囊中

戳↑↑↑视频,体验沏茶机操作全过程!

“什么是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性A类大学生专业学科竞赛,自2004年创办以来,每两年举办一次,现已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机械行业内知名度最高、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效果显著的大学生竞赛项目之一。第九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主题为“智慧家居,幸福家庭”,大赛自2019年3月22日开始启动,历时1年8个月,大赛共收到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78所高校的4719项作品,参赛学生近10万余人次。


这么有趣的沏茶机是怎么完成的?国赛一等奖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跟着小新,一起走进这个可爱的华农工科生队伍吧!

一次实现梦想的比赛经历

“刚下飞机时感受如何?”

“太冷了!”桌子那头的文汉永嘟囔着,缩了缩身子,仿佛此刻仍置身于穷冬烈风中。

2020年12月21日至22日,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以下简称“国赛”)在西南交通大学举行。此时的成都正值冬季,一阵阵刺骨的冷风席卷而来,狠狠地拍在队员们的脸上。

而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本次比赛的作品展示环节设置在室外进行,这意味着这支团队将经受一个上午寒风的“严刑拷打”。

 


但寒冷使人清醒。在作品展示区域的一个小小摊位,曾志豪正细致入微地向评委们介绍他们的作品:“我们的作品根据潮汕传统工夫茶的‘八步法’,能实现‘高冲低洒’、‘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等茶艺过程。”说完,曾志豪当即进行了操作展示,并解释蓝牙、按键控制系统、显示屏信息系统共同作用的效果。

从一轮展示与答辩到二轮答辩,两天内紧张的赛程考验的不仅是作品的质量,还有团队的抗压能力,“不过幸好我们对评委老师的问题都能回答上来。”队员们的这份自信源于产品的优质,和对产品本身的充分了解。

嘈杂的喧闹只为见证那一声清脆的呐喊。虽然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但当自己真真切切地站在全国总决赛现场的颁奖台时,团队负责人曾志豪还是难掩内心的激动,“就像做梦一样。”

白色聚光灯亮起,他们如愿站在属于一等奖获得者的位置上。这支来自华农的团队从省赛、全国半决赛、全国决赛一路披荆斩棘,从未止步,终收获一路繁花。

 


在拿到证书和奖杯后,黎维健随即给指导老师卿艳梅打电话报喜。“其实老师非常关心我们的情况,一直在问我们比赛结果。但当我们向她报喜时,她说的第一句话却是让我们检查证书上的姓名是否有误。”谈及此,五个人都笑了起来,称老师是一个十分严谨的人。

虽然回广东的行程很赶,获奖后的庆功宴还是必不可少的。定下一家火锅店,几个人便风尘仆仆地赶去吃饭。锅里的汤嘟噜嘟噜地翻滚,夹杂着辣味的锅气扑面而来,“四川火锅真的很好吃。”

这顿火锅实在来之不易。

一个妙手偶得的灵感

时间回到2019年4月,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正式公布本届大赛的主题为“智慧家居,幸福家庭”。彼时还在工程学院读大三的曾志豪摩拳擦掌——为了参加这个比赛,他早在2018年底便开始组建队伍。

队伍由他的舍友邱伟彬、文汉永,以及电子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的黎维健和刘宇星组成。听闻招募参赛队伍的消息,曾志豪便毫不犹豫地递交了报名表。


 “在进入省赛的所有作品中,获得一等奖的概率只有3.8%。” 在这个中国大学生机械设计专业最高认可度之一的赛事上,华农学子以往的最好成绩是2003年的全国二等奖。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比赛,起初他们只当参赛是一次历练的机会,“当时我们预想的最好成绩是省赛二等奖。”

面对“智能家居”这个主题,团队做了很多尝试:什么样的作品既能体现机械设计的专业性,又能实现“智能家居”的实用性?

“我们最开始打算做洗碗机,但因为不太符合比赛主题,就搁浅了。后来设计的自动晾衣机又因为成本过高等原因被否决。”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推翻和尝试,最终的灵感来源于团队里的潮汕人邱伟彬。


和普通泡茶相比,潮汕功夫茶文化已经形成了一套潮汕人从小便耳濡目染的冲泡体系,其中包括“高冲低洒”“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等颇有民俗风味的技艺。如果把这套体系通过机器还原,那么他们的作品将不仅贴合大赛主题,更使冷冰的机械拥有了民俗文化关怀。

灵感如涌泉迸发。而通过与老师的交流改良,队伍将灵感转变为一份完整可行的设计书,并最终在十余支校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进入省赛。

一段乘风破浪的制作历程

想象中的作品才初具雏形,现实却又给了当头一棒——经费不足。参加省赛需要完整的成品机器,但团队经费难以满足整个作品的制作开销。

为了省下机身材料的3D打印费,他们几乎光顾了平台上所有提供首单免费服务的3D打印店,五个人的账号都用过后还会借同学朋友的。为了解决电子和机械元件的采购和制作费用,他们连夜赶写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简称“大创”)的申报书和作品说明书,只为了拿到一万元奖金。

当时留给他们的申报时间只剩2天。当鼠标点击“发送”的那一刻,曾志豪长呼出气,紧绷的弦这才松开。


似乎是老天的特意眷顾,这次偶然的投递竟获得了国家级立项,“就像一艘快要沉没的船,突然得救的感觉。”

“其实有想过,最后如果经费不够,我们自己掏钱也要把它做下去。”回忆往事,曾志豪坚定地表示。

由于疫情影响,原定2020年4月举行的省赛不得不推迟举行。在不能确定返校时间的情况下,刚刚完成几个基础零部件的五人一时都有些无措。

“只管做就行!只要一步步做,就不会迷茫了。”面对困难,几个男生很快又重新振作了起来。为了疫情期间能继续开工,曾志豪一咬牙,在家里购置了一台价格不菲的3D打印机,文汉永和黎维健前往曾志豪家里,几个人共同奋斗了一个多月。暑假结束的时候,整台机器已经初具雏形。



回校后,受疫情影响实验室紧缺,曾志豪的宿舍便成了团队的日常开工地点。

“那段时间早上睁眼的第一样东西是机器,晚上闭眼的最后一样东西也是机器。一开始进度不太好,经常烧零件烧到哭了,挺难受的。”黎维健回忆道,“但最后也坚持了下来。”

白天烧模型,夜晚写说明,所有的时间几乎都围绕作品展开;白天迎着朝阳而入,晚上披着星辰而归,这便是这个小小宿舍里一年多的常态。曾志豪笑着说:“每一个成功团队的背后都有几个伟大的舍友。”

一件足够完美的产品

“一个产品想要有市场竞争力,哪怕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都要花最大的精力不断完善。”为达到心中的最佳效果,团队“死抠”每一个细节,力求尽善尽美,哪怕“为解决一个问题提出了六个问题”都不厌其烦、绞尽脑汁。



为了体现大赛主题中的“智能”一词,他们还设计了小程序,并在机器上装上蓝牙设备。在代码的配合下,用户只需动动手指,躺在床上便可轻松指挥机器完成一壶精致功夫茶,真正实现了“智能家居”与机械设计的完美结合。

决赛的赛场上,有数组队伍都制作了泡茶机器。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竞争对手,五个人都十分自信,“其他队伍的机器是一个作品,我们的机器更像是一个产品。”

“很多别组的机器更像是一个各职能部件的整合体,把冲茶、泡茶等等部分像流水线一般拼凑,但我们却把泡茶机尽可能缩小,实现结构的一体化。”曾志豪介绍道。在展示过程中,评委们看到,这支来自华农的队伍甚至只用一个动力源便支撑起了所有部件的运作,同时运用上螺杆等学科上的先进技术,完美还原了潮汕功夫茶体系中“高冲低洒”、“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等技艺。

一份满满的收获

回顾自己的大学生活,五个男生不约而同地提到,时间被比赛填满,自己也很享受打比赛的过程,“比赛是生活,也是娱乐。”

“个人的兴趣是很主要的一部分,拿奖也是,但我其实更享受这个过程。”曾志豪感慨道,“能认识到很多朋友,一起熬夜,一起睡地板,一起泡实验室。享受大家为了同样的目标一起奋斗的感觉。”他最后总结道:“就是很忘我。”

邱伟彬则回忆,自己先前的比赛更像是一个个必经的试错过程。“以前花的精力不够多,牺牲也不足,对很多项目的付出就像蜻蜓点水,有时候因为运气好也能获奖,但这次是真正的全身心投入。”他笑道,“这次如果不拿奖才觉得意外。”


对于未来,五个人则各有目标。成功保研至浙江大学的曾志豪决定在机械设计领域继续深造,“我很喜欢钢铁侠,初中的时候受物理老师的影响,一提到机械就热血沸腾。感觉自己坚持这个方向能为社会为国家带来价值。”

刘宇星则在今年的秋招时就收到了行业内公司的offer,希望以后可以在自动驾驶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通过这次比赛了解了很多机械方面的知识,也意识到未来制造业是离不开先进装备的,电子和机械必将有机结合。”

邱伟彬、黎维健和文汉永也在为考研、保研等做准备,同时奔赴下一个赛场。

 


“不用觉得比赛是天边繁星,触不可及,”对于比赛,五个人的想法都很冷静,也希望学弟学妹们能放下心中的顾虑勇敢前行,“多加尝试,也不是说非要拿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种才去做。”

“只要把自己书本上学到的东西认认真真、精益求精地呈现,有足够的付出,终会有所回报。”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华南农业大学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